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转身回想一寺秋
作者:杨帆  发布时间:2016-10-12 09:42:47 打印 字号: | |

一直在想,林黛玉魂归离恨天之前,焚稿断痴情之时,眼前随着意识而渐渐朦胧的是何种画面。或许是初见那年似曾相识的柳叶眉梢,或许是潇湘馆中临风洒泪的单薄背影,又或许是桃花树下轻轻捧起的那本《西厢记》?无论哪种,最终都只是全了那句盛筵终散的俗语,由来最痛不过跋山涉水的遗忘,千帆过尽的醒悟,容华谢后的凄凉。半生风刀霜剑中穿行而过,也曾口角噙香,渡得诗酒年华,觥筹交错,博得满堂喝彩,而如今转身回想,那些斑驳绚丽的记忆,都化作一口残钟哽在喉间的呜咽,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一寺之秋,彻骨心伤。

林黛玉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悲剧中满含着决绝的意味。自小独处,姊妹兄弟俱无,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孤高自诩,目下无尘的性格特征。年幼丧母,迫使她小小年纪就孤身赴金陵,于人情世事中百般磨折,写下了无数风流缱绻却悲从中来的词句。所谓阆苑仙葩,前世里三生石畔未曾尝尽的灌溉之恩,自那时起便种下了蕴藏五内的缠绵不尽之意,于而后的岁月中,只得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由来因果,早已注定。

多愁善感,行动肯恼,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或许是大多世人对于黛玉的评价,而她的悲剧人生就是她性格所致的必然结果。然多年翻阅曹翁的这部旷世名著,我却从未觉得那个故卷闺阁中走出的女子仅是如此寥寥数语即可概括。于我而言,黛玉是中国文化中“美”的化身。初见时,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荣禧堂内弱柳扶风,亭亭而立的她,有着芙蓉花一样极致的美;再遇时,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沁芳桥畔埋遍香冢,泣了残红的她,有着琉璃般纯洁剔透的美;还有那个诲人不倦,教香菱吟咏赋诗的她,笔墨如飞,书写一篇篇锦绣华章的她,从内到外,都浸润着一种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的,芳香馥郁的美丽。她或许自傲,但却有言辞犀利的率真,她或许柔弱,但始终不乏反抗封建礼教的勇气,她或许爱哭,但即使现实黑暗也从未放弃对于爱的坚持。宝玉挨打,她不会殷勤送药,软语安慰,只是哭得两眼红肿,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人人都道她不如宝钗大方随和上下周全,她却从未因此记恨,始终诚心待人。她视宝玉为知己,从不规劝他所谓仕途正道,共读《西厢》,她并不以世人的标准来衡量宝玉的为人。这样的女子,即使最后的结局如同萧瑟的秋天,让人从心底生出浓得化不开的悲怆,我仍然觉得她的身影,自始至终,跨越历史,充盈着动人心魄的美丽。就如转身回想的古寺深秋,虽然悲伤得无法复制出另一份感同身受,却永远留存着亘古的凄美,也同样不可复制。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于我而言,亦是如此。那年潇湘馆内潇湘女,在心上镌刻出斑驳绚烂的竹影,看过无数转身回想一寺秋的结局,仍把悲伤的眼泪焚烬,当作美丽。

来源:荣昌法院
责任编辑:渝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