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司法建议的实效性,助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12月20日,市五中法院联合巴南法院共同召开推进完善司法建议工作座谈会,邀请被建议单位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共同剖析问题根源,共商解决对策。市人大代表赵露、邓春兰,市政协委员刘秀荣、杨竞,巴南区人大代表喻静、马成凤、秦耕洪参加会议。市五中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吴洪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会议由市五中法院执行局局长邓莉主持。巴南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锋致欢迎辞,对市五中法院、市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以及各位代表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会上,市五中法院执行管理处副处长吕凤国首先介绍了司法建议发出的背景、内容、建议事项等,随后,与会人员就“道路基金执行追收完善”司法建议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司法建议的落实可能存在的问题、实践难点、如何完善等进行了充分论证。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该司法建议围绕司法实践,精准聚焦了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该份建议的落实必将为推动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吴洪专委作会议总结发言,表示市五中法院与巴南法院联合发布司法建议,提出解决办法,是人民法院通过司法建议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司法建议发出后,市应急管理局及救助基金管理中心高度重视,积极沟通联络回复事宜,为司法建议的落地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司法建议的进一步落实问题,吴洪专委提出三点工作建议。
一是深入研究,确保对策的精准有效。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多维度、深层次调研论证,准确定位问题核心与根源,广泛借鉴先进经验与成熟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二是及时沟通,确保信息的高效反馈。建立及时、顺畅的沟通渠道,强化跟进追踪,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协调配合,确保司法建议能落实、有反馈、见效果,精准有效地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
三是完善机制,确保建议的广施博洽。深化“代表委员+司法建议”机制,切实提升机制创新性和系统辨识度,努力打造社会治理的重庆样板。借助代表委员的多元职能优势,让司法建议在社会治理进程中真正实现广施博洽、长效固本。